回首頁 網站導覽 電子報 案例解析 聯絡我們 English
標題圖:資訊中心
首頁 > 資訊中心 > @mother_class_the_name@ > @class_the_name@
資訊中心

Date: 2011-09-23
黃日燦看併購/大聯大 越聯越大(下)

目前,大聯大的總營收已達新台幣2,572億元,總資產943億元,營運資產報酬率從2005年的6.6%提升到2010年的20.5%,股東權益報酬率則從2005年的3.56%提升到2010年的23.79%。
整個大聯大集團的財務結構、資金成本、營業績效、員工產值等各項重要指標,經過不到十年的併購整合,都已有了顯著的大幅改善,也獲得了各界的高度肯定。
的確,大聯大的最大挑戰不在併購,而在整合。透過股份轉換加入大聯大的各公司,都是大股東加經營團隊整個帶槍投靠,原來這些公司的營運也都各有特色,並且相當成功。
這些各路英雄好漢經驗豐富,主見堅強,一向習慣發號施令,當家作主。現在齊聚一堂,不管是在大聯大的董事會或旗下的子公司執行長聯席會,要做到存異求同,實非易事,一不小心,可能就是各持己見的僵峙局面。
在這個「衝突磨合、聚焦共識」的過程中,大聯大始終強調「共同治理」的合作精神,堅持「均衡互利」的最高指導原則,再加上大家都變成大聯大股東「共吃一鍋飯」的認知,主要成員尚能相互包容,彼此尊重,即使討論議事時有針鋒相對的激辯,但都還能對事不對人,一旦達成決議,退無後言。大聯大面對整併變革的挑戰,逐步克服困難障礙,其實踐經驗相當難能可貴,有心人士應可借鏡參考。
另外,值得一提的是,大聯大為了平衡多數董事均為大股東及經營團隊成員的現象,一口氣聘請選任了五位獨立董事,是目前國內獨董人數最多的上市公司,在公司治理上也算是具有開創性的「領頭羊」。
筆者自2002年起忝為世平的外部董事,在2005年轉任大聯大獨立董事,迄今近十年光陰,得以就近觀察並直接參與了大聯大併購整合的心路歷程,大開眼界,深感慶幸。本文討論,筆者力求客觀,但若有不慎過於主觀之處,敬請讀者諒察,併此敘明。
相較於和桐控股及大眾控股的轉型失敗,大聯大成功的主因似乎在於它並非只是自己內部改組,而是真正結合多家不同的公司共組控股。
這些公司加入大聯大後,經過調適整合,互補長短,既可分進,又可合擊,既有競爭,又有合作,當然比較容易發揮綜效,成功勝算自然提高。
大聯大黃偉祥董事長最近在有關領導組織變革的某次演講結尾時,提到掌握理想與現實之間差距的重要性,指出在每個階段中如何選擇變與不變是成功的關鍵。最後,他引用了尼布爾羅馬書的禱文,可謂是道盡企業領導人面對併購整合的心境:「請賜給我平靜,讓我能接受我所不能改變的;請賜給我勇氣,讓我改變我所能改變的;請賜給我智慧,讓我能夠分辨什麼是我所能、什麼是我所不能。」
(下篇,作者是美國哈佛大學法學博士,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。本文僅為作者個人意見,不代表事務所立場。本專欄每周四、五刊登)

back top